“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作為安徽安慶分公司選派到太湖縣北中鎮寶坪村的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王富足自2021年6月接受組織任命后,第一時間便來到了這個大別山腹地的小山村,很快進入了第八批選派幫扶干部的新角色。
“幫到群眾心坎上”駐村第一書記王富足
產業引領,創造就業機會,帶動村民增收
“王書記真是為我們操了太多心。”寶坪村三合組50多歲的趙菊云感嘆說。村里要發展瓜蔞種植業,免費發放種苗、肥料和剪枝工具。趙菊云心想自己年紀也不小了,還折騰什么呢,雖然已經領到了物資,但遲遲沒有行動。
“王書記幾乎隔一天就會到我家里來,嘮嘮家常,聊一聊瓜蔞種植的事。他是真心幫助大家的,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提。老人生病呀、孩子上學呀,也可以幫助咱們。”趙菊云架不住王富足的熱情,不僅答應自己會參加種植,還同意將自家的田地流轉給村集體,幫助擴大瓜蔞種植規模。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掌握瓜蔞種植技術,王富足及時約請省市農業科研單位相關技術人員到村指導,幫助答疑解惑、排憂解難。平日里,村里還安排了專人對種植基地進行管護,跟蹤察看瓜苗長勢和“掛果”態勢,用心呵護瓜蔞產業。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精心培育,瓜蔞種植獲得了大好收成。趙菊云和老伴通過到村集體瓜蔞種植基地務工獲得勞務報酬,以及土地租金、入股分紅金等,這兩年合計增收了近4.5萬元。“我要留下最飽滿的瓜蔞子,給咱們村里的電信工作隊吃,他們真的很辛苦,為我們做了很多事,尤其王書記!發自內心要謝謝他們啊!”趙菊云笑呵呵地說。
現在,寶坪村的瓜蔞種植面積已突破100多畝,幫助49位村民實現了就近就業、家庭經濟增收。“這要靠王書記牽線搭橋,聯系鄰縣知名的瓜蔞子公司,他們不僅給我們技術指導,還給我們下訂單承諾,給咱們村的老百姓種瓜蔞吃上了‘定心丸’”,村黨總支副書記趙先東說。
在發展壯大瓜蔞產業的同時,在王富足的帶領下,駐村工作隊還積極幫助村“兩委”探索招商引資,吸引外地手工業加工型企業到村投資辦廠。安徽安慶分公司持續兩年撥付專項幫扶資金支持建設鄉村振興車間,協助做好主管部門溝通匯報,獲得政府產業發展資金注入,成功建成1200平方米鄉村振興車間,引進泉州某知名服飾加工企業落戶入村。
“聽說村里政策好,大家伙都在加油干,我也想回村做些貢獻。多虧了王書記,他真是熱心腸,正是因為他的幫助,我的服裝加工廠才辦起來了。”說起第一書記王富足,服裝公司老板趙志華非常激動。如今,伴隨機器設備的蜂鳴聲,來自村里的80多名留守婦女正在鄉村振興車間——凡成服飾加工廠辛勤忙碌著……
為民服務,優化流程,確立“議事”制度
村里三合組73歲的“五保”老人江世安是名聾啞人。有一次,他生病臥床2天,王富足得知后,很快聯系到鎮衛生院醫生上門幫助查看病情,并拿著慰問品上門探望。因語言無法有效交流,王富足就用手“比劃”,努力讓老人家能看懂,在確認老人已經能夠“下地”、照料好自己的情況下,他才肯離開。這件事讓“五保”老人感動不已,逢人就夸王書記好樣的!
像關心照顧江世安老人這樣的事情,自工作隊駐村這兩年以來發生過很多,第一書記王富足帶領工作隊始終履職盡責,堅持為民服務宗旨。“離群眾越近,就越能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黨史學習教育以來,他帶領村“兩委”、工作隊逐家逐戶走訪,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討論”,孜孜不倦宣講惠民政策、分享致富故事,動員村民為村發展獻計獻策,鼓勵黨員群眾用好用活鄉村振興幫扶政策,用實際行動“辦實事、開新局”。
一方面開展“名村聽民聲”專題活動,探索老百姓“點單”、實踐站“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相貫通的工作模式,不斷提高為民服務的精細化程度、專業化水平,努力打造幫扶服務的亮點品牌,推深做實鄉村振興各項工作。
另一方面創新實施“1421”工作法,由村民議事會向全體村民征集意見,形成“村情民意需求臺賬”,經村民議事會建議、村“兩委”會提議、黨員大會商議、黨員和村民代表聯席會議決議后,對黨員大會通過的“村情民意需求商議臺賬”進行表決,形成“村務督辦清單”,并進行公示,讓群眾看得明明白白。寶坪村環形公路等一批事關村民利益、村莊發展的“好事”陸續辦成。
抓好黨建,用好“積分”,優化鄉村治理
建強組織固根基,當好基層黨建的“帶頭人”。王富足堅持帶領寶坪村“兩委”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嚴格抓好黨員學習和培訓。高質量協助完成村“兩委”換屆,積極吸引優秀大學生入村作為后備干部培養,促進“班子”進一步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通過“黨建帶關鍵”,大力推行“黨建+積分考核”工作機制,開展“曬積分比作為,亮實招解民憂”等活動,曬出“美與丑”、比出“多與少”、作出“加與減”,在真抓實干中檢驗改作風成效,在富民強村中檢驗辦實事成果,在鄉村治理中檢驗優環境氛圍。
因地制宜,明確幫扶脫貧戶、參加志愿服務、協助調解矛盾糾紛等積分列項。村黨總支、各黨小組每周定期排查,每半月定期召開例會,圍繞積分事項、衛生創建、平安建設等工作開展“隨手拍”,設立“紅黑榜”,讓“美”有價值、“丑”有壓力。積分的“一加一減”調動了村民、志愿者、社會組織等有序參與,推動基層治理從原來的村干“唱獨角戲”向群眾“跳集體舞”轉變,促進了矛盾糾紛排查、信訪積案化解、鄉風文明創建等工作順利開展,有力營造了人人爭做好事、人人爭當優秀村民的良好氛圍。
如今,寶坪村村民的日子有滋有味。村民們說,民主管理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寶坪村的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
這兩年多來,王富足的開車行程已超過4萬公里,村集體產業土地流轉、鄉村振興車間招工,黨員+積分制探索,項目申報、村民關系協調……,他親力親為、率先垂范。苦嗎?累嗎?“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有很多人像我一樣在奮斗,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不分晝夜,比起他們,我這點苦和累算得了啥呢。”王富足鏗鏘有力地回答。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王富足滿臉堅毅,“我需要更加努力,更加用心用情,才能對得起組織的信任和培養,才能對得起黨員群眾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