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開辟新天地,12個行業大模型開啟行業轉型,服務千行百業。‘人工智能+’落地的本質是基于算力……”中國電信正在突破通用大模型的關鍵技術,探索軟硬一體的商業模式。
近兩年,人工智能不斷“霸屏”,也不斷解鎖著多彩生活和千行百業的“未來感”,當理想照進現實,背后是什么技術在做強力支撐?7月1日,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人工智能專題論壇在北京舉辦,中國電信北京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電信”)以“算網聚數 智啟未來”為主題與專家學者展開對話和交流,全面展示了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等方面的成果和實力,為“人工智能+”打牢底座,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
算力“硬底座”助力AI“加速跑”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核心制約因素是算力?!睒I內分析認為,AI想要跑出“加速度”,必須有強大的算力底座做支撐。
中國電信致力于打造高質量的算力基礎設施,在全國范圍內,布局云智一體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全國“2+3+7+X”公共智算云池,打造彈性無損智算廣域網絡。
自本次論壇中了解到,北京電信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輻射京津冀,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建成國產超大規模智算中心,采用全棧國產AI軟硬件方案架構,實現算、存、網、電、冷一體化設計。除此之外,在訓練、推理和通算層面,中國電信構建的“息壤”“慧聚”“云驍”三大平臺,正在突破算網編排、算力度量、跨域調度等關鍵技術,助力AI與各種場景快速對接。
大模型的“風”還是吹到了產業升級
作為“人工智能+”的代表技術,大模型已成為各行業生產轉型的抓手,運營商和不少科技巨頭早早加入大模型戰局。如今,國內通用、行業、垂直 AI大模型新成果迭出,一批大模型通過備案面向大眾開放,大模型“應用戰”大幕初啟。
中國電信形成了“1+1+1+M+N”的布局,即1個智算云體系、1個通用大模型、1個數據底座、M個內部大模型、N個行業大模型。讓大模型要融入千行百業,讓產業從AI化中收獲價值,也是中國電信的初心。
在通用大模型領域,中國電信不斷突破核心技術,21個大模型先后登場,目前,正探索軟硬一體的服務模式,該技術將為客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為企業轉型升級帶來更多可能;在行業大模型領域,利用星辰MAAS平臺,完成模型、數據、應用、算力等能力建設,推動行業數字平臺基于大模型重構。星辰千億參數大模型等大模型相繼問世,推動人工智能從感知走向認知、從識別走向生成、從通用走向行業。
AI大模型“飛入”首都千萬企業家
“AI對產業的滲透正在加深。”在北京,大模型已經開始賦能行業。
據論壇期間相關專家介紹,北京電信迅速實施AI+行動方案,高效支撐通用模型和行業模型在城市治理、政務服務、教育科研、醫療健康、智能制造、文化旅游等多行業領域的應用落地。
以AI融入行業生產實際,北京電信為標桿客戶打造了博物館智能客服項目、空天地一體化防汛平臺等行業應用場景,有效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服務首都人民。
“未來大模型商用模式將更豐富,智能無處不在。”北京電信稱,將繼續以智算為基,在“人工智能+”創新上保持充足的韌勁與活力,持續為首都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