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謀東數西算全局之勢;腳踏實地,走綠色發展青海之路……
這是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展廳里的一句標語,更是青海公司在落實“云改數轉”戰略、探索綠色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踐行的宗旨。
2022年7月14日,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作為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正式建成啟用,如今,數據中心已滿“一周歲”。在不斷推動數據中心持續向綠色化、低碳化演進的過程中,青海公司逐漸探索出一條新型數據中心建設的“綠色之路”,在發揮數字信息技術優勢賦能青海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青海公司也在貢獻著更多“電信方案”。
綠色 零碳 可溯源 新型數據中心的“綠色之路”
當前,數字化和綠色化是兩大趨勢,兩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2023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將“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作為2025年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目標,提出“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為新一代數字科技助力生態環境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為數字中國建設主力軍,中國電信緊緊圍繞中央“雙碳”頂層設計,積極響應國家戰略,以“1248”“雙碳”發展模式為指引,在綠色低碳方面進行了多維度全方位的實踐與探索。在推動新型數據中心向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探索中,“綠色”“零碳”“可溯源”的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就是中國電信交出的“青海方案”。
在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展廳的大屏上,每兩小時更新一次的數據顯示著數據中心的實時用電情況,水電供能、光伏供能、風電供能的千瓦時和占比都清晰顯示。風光水清潔能源間的互補,既保障了數據中心100%清潔能源供應,也體現了數據中心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在設計規劃、科學選址、綠能引入、節能技術等各個環節充分體現了綠色、低碳理念,最大化發揮青海清潔能源優勢,成為數字經濟與清潔能源跨界融合的一次成功嘗試。在前期規劃中,充分采用低碳的建設技術,利用水體、綠化等自然資源以及門窗、墻體等圍護結構進行多方位的節能設計。在科學選址方面,整個場地規劃結合青海氣候特色,因地制宜,使整個園區利于自然通風。在綠能引入方面,通過國家電網百分之百的清潔能源引入,真正實現清潔能源利用,并結合自建光伏,解決園區內日常用電問題,做到源網荷儲智慧調度。在節能技術方面,數據中心運行中采用更高效的空調節能技術,大大降低機房能耗,并通過建立PUE AI計算模型,將實時采集的數據進行推理運算,為數據中心提供能效最優的制冷參數組合,與傳統技術相比,PUE可以下降0.3,空調能耗降低20%。
此外,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通過智慧化運營助力高效節能。目前,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一期建設了數據中心和動力中心。數據中心大樓共計14間機房,機架容量3000余架。大樓內一期部署了700多個傳感器傳送實時數據,通過對數據中心運行的機房、電力、環境、網絡各項數據的采集,AI算法建模實現了對數據中心實時環境、設備運行、突發狀況的態勢感知,助力數據中心整體智慧化運營。2023年4月,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通過權威機構“碳中和”認證,成為截至目前全國最早、唯一通過自身儲備碳匯實現“碳中和”的數據中心,也成為國內首個真正實現零碳排放的“零碳大數據中心”,年減碳量近30萬噸。根據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規劃,到2025年,全國數據中心平均PUE將降至1.2以下,總耗電量預計達到4000億千瓦時,約占全國電量的5%。若全部按照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100%采用清潔能源供電,預計減排4億噸,相當于植樹10億棵。
用比特賦能瓦特,用數據流代替電流,推動清潔能源就地消納,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成為數據中心轉型之路上的一個標桿,將充分發揮示范作用,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向綠色低碳轉型,加快零碳青海建設,助力打造綠色發展青海模式。
智能 敏捷 安全 數字化轉型的“電信方案”
當前,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作為發展數字經濟的底座基石,算力基礎設施成為新基建的重中之重。青海公司緊跟國家和集團公司戰略,全面布局“3+8+X”算力服務體系,目前已建成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省內最早的云網融合型青海云網大數據中心、全國首個藏區應用級容災的青藏高原數據災備中心3個全省高標準綠色算力“新高地”,擁有8個市州級綠色算力中心節點及覆蓋區縣的多個邊緣數據中心,打造“一地市一池算力中心”,承載天翼云“一城一池”地市級節點,完成天翼云4.0算力部署。
基于體系化、層次化的算力資源,青海公司積極服務當地數字經濟發展。加快“數”“政”融合,提升惠民服務水平,在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上持續探索和實踐,不斷提升政府信息化服務水平;堅持產業賦能,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5G、物聯網等新基建能力服務當地企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把資源池建起來,滿足逐漸擴大的算力資源需求。
——青海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耿生玲
施工過程、進度管理、安全管理、人員管理等內容通過5G網絡“零延遲”地展示在大屏幕上,實現工地的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工地裝上了智慧大腦,生產更加安全、高效。這是BIM等信息化技術給建造業注入的“智慧力量”,助力建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在青海,這樣的數字化實踐也在進行著。
青海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攜手青海西寧分公司和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打造了支撐20多款BIM軟件系統的BIM云平臺,構建了西北首個高校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的三維建筑模型。
“建設BIM云的出發點,是基于青海省希望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等技術手段,推動行業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的相關規劃。”青海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耿生玲介紹。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指通過創建三維建筑模型,利用和共享模型中的信息,保障建設項目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過程的無縫對接及項目相關方的信息暢通,實現項目周期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設計團隊、施工單位、設施運營部門和業主等各方人員都可以基于BIM進行協同,從而提升工作效率、節省資源、降低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斑@個BIM云建起來,省內的建筑設計行業相關單位、公司都可以使用正版的BIM設計軟件,對于一些小型的設計院和公司而言,也可以減少相關的資金投入?!惫⑸嵴f。
青海師范大學現有數據中心資源緊張,新建云平臺將面臨機房改造難、資金數額大、施工周期長、后期運維忙等諸多難點。此外,現有的硬件設備難以支撐BIM系統的圖形渲染功能,亟須進行優化升級。青海西寧分公司立即組織團隊攻堅,針對青海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對于計算資源的需求,完成GPU云桌面快速部署,完成20多款場景化BIM軟件的測試適配工作。
BIM云建立后,青海師范大學在建筑工程學院開設BIM技術相關實操課程,可以幫助建筑專業學生提前接觸操作實物,填平學生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溝壑。天翼云的GPU云主機提供了超強計算、海量存儲、便捷管理等功能,可以基于劃分出來的獨立子網承載BIM軟件系統,配合天翼云電腦,大幅提升圖形渲染能力。另外,天翼云專線提供了獨立的網絡環境,承載BIM軟件的教室經此訪問天翼云桌面,其他區域移動設備或PC機則可通過互聯網訪問云桌面,由此也滿足了圖形渲染的高需求。
“目前青海省多所高校相關專業都已經在使用BIM云,協助教師教學和學生實操。”耿生玲說,“現在高校的很多科研項目,對于存儲、算力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們也希望運營商在這方面多調研,把資源池和相關服務能力建起來,為高校科研提供更多的支持。”
政務上云,更多的是考慮安全性。
——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信息科科長劉源
打開手機上的青海人社通APP,首頁“我要查”“我要辦”“我要問”“我要看”等便捷操作一目了然,養老保險查詢、社??⊕焓?、求職等熱門應用一鍵進入……青海省“智慧人社”建設穩步推進,如今已建成人社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190項服務事項在青海省政務服務網、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門戶網和人社通APP實現“一網通辦”,網辦業務占比達90%。真正實現了“一般事項不見面、復雜事項一次辦、無謂材料不用交”,讓民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
近年來,政務上云已成為各地政府數字化轉型的必選項,基于統一的政務云平臺,加強數據共享互通。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自2018年起將各類信息化系統遷移到青海電信政務云平臺,截至目前已完成22個信息系統450余臺主機遷移上云。其中,青海省全國養老統籌平臺、青海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青海省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青海省工傷保險系統等核心系統承載了全省社會保險數據存儲及歸集、經辦等業務。青海電信政務云平臺為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信息化系統提供了高效的云資源能力和穩定的運行環境,增強了公共服務能力,提升了政務服務效率,也為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提供了便利,有力推動了“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推進。
“電信在機房管理制度上非常規范,從物理安全上保障到位。在技術支撐方面,電信工作人員分工清楚、配合緊密,為我們的業務提供配套的技術支撐,包括在數據安全攻防演練中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撐,以保障重要數據的安全性?!鼻嗪J∪肆Y源和社會保障廳信息科科長劉源介紹。數字賦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給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了數字化新體驗。
數字化智能平臺賦能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讓越來越多的百姓享受到方便快捷的社會公共服務,更體現了政務服務的“速度”和“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