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達人、創新能手、大賽冠軍、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年僅31歲的鄺瑤有著許多稱呼和榮譽。她的真正身份是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大數據分析師。
6月18日,記者聯系到鄺瑤時,她正在北京參與中國電信集團標簽體系4.0規范的編寫。“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談及取得大量創新成果的緣由,鄺瑤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高度專注和工作熱情,持之以恒地鉆研學習,才能攻堅克難、無往不利。
2018年7月,鄺瑤從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入職四川電信,擔任網絡工程師。時隔一年,公司選派她參加深圳大學的大數據專業技術培訓。作為優秀學員結業后,鄺瑤成為了四川電信大數據轉型人才工作站導師,主要任務是參與通信、農業、交通等相關領域自研項目的開發與運營,以推動新興業務技術落地。同時在省內開展新興技術知識大講堂,促進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專業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截至目前,累計授課約500人,持續為公司輸出大數據轉型人才。
在科研方面,鄺瑤大顯身手。其中,高風險行為識別模型的構建,是她啃下的一塊“硬骨頭”。
“電信用戶使用過程中可能對無線或有線網絡服務,或營業廳店、裝維觸點服務不滿意,也可能對套餐資費不滿意。”鄺瑤說,這個研發項目主要通過構建高風險行為識別模型,結合前后端大數據融通,探尋影響用戶使用感知的原因,開展前置服務維系,提升用戶滿意度。
影響用戶滿意的原因多種多樣,如何準確抓取用戶行為習慣異常波動這一特征是項目的最大難點。一番分析梳理后,鄺瑤通過先聚類分群,找到習慣類似的聚類群體,再在每個群組內部細分挖掘波動特征,得到每個用戶的行為波動風險系數,并疊加用戶近期套餐使用行為習慣和網絡質量感知、觸點服務等特征,鎖定風險用戶。通過近半年運營迭代,成效顯著,用戶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大數據基站智慧能耗項目,是鄺瑤的又一重要科研成果,旨在解決5G基站耗電量倍增、電費稽核缺乏有效手段、農村偏遠地區跑冒滴漏現象嚴重等問題。
為此,鄺瑤加入了基站智慧節能項目團隊,調研基站耗電關鍵因素,尋找節能減排突破口。經過深入探究,找到快速精準鎖定異常耗電基站的方式以及結合潮汐式基站用電智慧節能解決方案。通過實際應用,基站異常識別準確率達90%,年均節約電費530萬元,并被6個省公司復制推廣。2022年,該項目一舉摘得“‘東數西算·中國雅云’——川渝大數據產業首屆職工創新大賽決賽”大數據應用開發競賽一等獎。
2項大數據領域的團隊發明專利;原創寬帶防狼模型被電信集團列為標桿案例輸出,相關經驗推廣到31個省份;參與建設金牌服務體系,有效防范潛在收入損失4億元……諸多科研成果奠定了鄺瑤成長成才的基石。她表示,接下來將聚焦數字化轉型重點任務,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四川貢獻智慧與力量,在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