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和科研成果轉化的主體。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重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關鍵作用。總書記多次深入車間廠房、走近一線職工、開展基層座談,深刻指出自主創新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強調要充分發揮科技領軍企業龍頭作用。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引領我國科技型企業快速成長并在協同創新體系中發揮出前所未有的創新活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我們要深入學習、準確把握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領會、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牢牢把握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等重要要求,加快打造科技型企業。
深刻認識打造科技型企業的重要意義
在科技強國建設中,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是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重發揮科技領軍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中央企業等國有企業要勇挑重擔、敢打頭陣,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要以建設和建強科技領軍企業為目標,自覺履行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
科技型企業往往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集聚創新要素,具備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利條件。在打造科技型企業方面,中央企業承擔著推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發展的雙重使命,具備整合協同創新資源、推動創新要素跨區域流動、促進新技術迭代與應用等方面的基礎優勢,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條件的中央企業積極向科技型企業轉型升級,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力、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的滲透性、擴散性、帶動性特征更加凸顯,高技術領域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最前沿和主戰場,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科技成果的產業轉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科技正在深刻改變經濟社會發展的圖景。信息通信業對科技發展變化十分敏感。近年來,我國信息通信業不斷強化科技創新戰略規劃,持續推進資源整合、平臺創新,加強統籌協調,逐步提升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的原始創新能力,部分領域實現了從“跟隨模仿”向“引領創新”的轉變。加快向科技型企業轉型、提升創新創造能力,對信息通信領域的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電信自主研發的工業控制基礎軟件“翼云控”,依托自研算法打破傳統工業控制架構局限,積極賦能自主智能產線改造、機器換人、柔性生產等多種場景,已在鋼鐵、五金、電子、紡織、印刷、物流、冷凍食品等多個行業落地應用。圖為2024年5月24日至25日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中國電信以一臺微型生產線為例展示“翼云控”解決方案的功能特點和操作過程。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作為行業主要中央企業之一,中國電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分析國內外信息通信行業前沿動態并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不僅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傳統電信運營商只有依靠科技創新,才能實現企業生產方式從要素驅動發展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在科技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近年來,中國電信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內涵和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支撐,進一步明確了科技型企業的發展方向、目標舉措和重點任務,確立“網絡、云及云網融合、人工智能、量子/安全”等四大技術方向,建立應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發和運營式開發相互協同的科技創新體系,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強科技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不斷提升研發費用占比,推動科技型企業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2023年,自研創新成果對企業增量收入的貢獻達67%,在云計算、人工智能、量子、衛星等領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
新征程上,我們要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戰略機遇,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發展趨勢,進一步提高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健全和完善企業內部和開放合作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在日趨激烈的創新競爭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跟上甚至引領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為推動科技強國建設添磚加瓦。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牽住“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對科技型企業而言,只有真正取得原創性引領性科技創新突破,才能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的制高點,把相關領域的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目前,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移動通信技術實現了從“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的歷史性跨越,5G芯片、操作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持續縮小,6G、量子通信等前沿技術研發處于全球第一陣營。這些關鍵技術的突破與發展,為我國信息通信業進一步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夯實了基石。
中國電信集中科技力量投入安徽池黃高鐵5G網絡建設,克服山區、沼澤等復雜地形帶來的重重困難,實現高鐵全線5G網絡高質量覆蓋,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蓬勃活力。圖為中國電信工程師正在對池黃高鐵沿線的5G網絡基站進行維護。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在國家科技實力與日俱增、行業科技突破日新月異的基礎上,中國電信以云網融合為關鍵,推動形成了一系列突破性和標志性的科技創新成果。按照“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堅持5G獨立組網方案,建成大規模5G獨立組網共建共享網絡,突破多項5G關鍵技術難題,牽頭制定30余項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國際標準;突破云操作系統、云原生數據庫等關鍵技術,“天翼云”全面邁向智能云發展的新階段;持續加強網絡的天地一體化布局,推動地面網絡與衛星網絡全系統融合,推出的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服務在搶險救災、維穩處突等應急通信保障中發揮重要作用。今年9月,海南遭受了臺風“摩羯”侵襲。中國電信的手機直連衛星,成功突破了傳統通信在極端環境下的局限,在臺風重創地面通信基礎設施的情況下,借助天通衛星網絡信號,實現穩定電話撥打和短消息發送。超2000人借助手機直連衛星,與失聯的親人、朋友或同事重建聯系,傳遞了寶貴的平安信息,極大增強了災區民眾的信心與希望。中國電信的衛星科技服務,在關鍵時刻為搶險救災提供了可靠通信保障服務,獲得了廣大用戶的肯定。
新征程上,圍繞進一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扎實建設建強科技型企業,必須堅持緊跟世界科技前沿、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群眾需求,深度融入國家創新體系,選準突破口對基礎性研究以及重點項目給予長期穩定支持,打造專業領域的科技利器。我們要積極參與國家科技攻關任務,強化6G網絡架構、智算網絡和算力互聯網等相關技術研發,突破云計算基礎軟硬件等關鍵技術,著力攻克后量子密碼技術、量子計算云平臺等“卡脖子”難題,構筑起信息通信技術創新上的競爭優勢。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已經成為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而實現以創新促發展、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關鍵在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進行深刻剖析,指出“基礎是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關鍵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途徑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企業是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是推動實現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的重要主體和緊要環節。打造科技型企業,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信息通信業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方面承擔著重要責任,在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扎實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創新發展上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目前,我國信息通信領域已經形成了全球最大、最活躍、最具潛力的數字服務市場,協同研發、遠程操控、機器質檢、智能巡檢等創新應用成果不斷涌現,在推動經濟社會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比如,5G、云計算、千兆光網等技術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推廣持續深化,綜合智能信息產品和服務供給持續加大,一系列信息通信新技術不斷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積極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在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中,中國電信全面完成云計算及算力、人工智能、安全、數字平臺、大數據、量子、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戰略新興業務布局,持續優化綜合智能信息產品和服務,在促進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云計算及算力方面,打造一體化智算平臺,全面支持通、智、超多種異構算力的統一調度。比如,廣東深圳的開放智算中心,依托中國電信一體化智算平臺的調度能力,打造了科創算網走廊,可以匯聚調度跨地域多方算力,為輻射地區的教育、醫療、科研等機構和各類企業,按需、按量、靈活、持續供給算力,以算力為基礎實現了資源調度、供給、科創、賦能、招商等價值,讓算力成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催化劑”。在人工智能方面,面向政務、工業、教育等領域推出40個場景大模型,服務行業客戶超6萬。在大數據方面,推出數據要素服務平臺,面向24個省市、超1000家合作伙伴提供全棧式數據要素服務,進一步釋放數據要素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價值。在安全及量子方面,建成有全網覆蓋和全球觸達能力的網絡攻擊防護平臺,以量子技術為核心打造新型安全能力,構建量子安全基礎設施,持續推動量子技術與通話、云網、平臺等融合創新。比如,安徽合肥的量子城域網,采用中國電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業界領先的前沿技術,為政務系統提供量子安全接入服務和數據傳輸加密服務,全面提升了電子政務安全防護水平;此外,還將探索研發量子安全云、量子安全通話、量子安全辦公及量子安全視頻會議等應用,助力打造量子安全能力底座,為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能源等應用場景提供量子安全接入服務,推動城市安全和安全產業創新發展。
中國首個“零碳”數據中心——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采用綠電感知溯源算法模型,全面監測水電、光伏、風電的千瓦時和占比,記錄消耗的每一度電,并基于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智慧供應系統,以光伏發電系統進行園區儲備和城市電網輸送。據悉,該數據中心已實現“碳中和”與“零碳”排放,年減碳量超30萬噸。圖為2024年3月19日拍攝的該數據中心的智慧運營平臺。 中新社記者 李雋/攝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這為繼續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面對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型企業作用,提高科技成果產業化成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真正讓科技創新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立足深度融合,中國電信將持續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著力打通“科技—產品—產業”循環,促進自主攻關產品推廣應用和迭代升級,深入推進“5G+云+人工智能+應用”等多要素創新融合,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更加優質高效的數字化智能化產品和服務,賦能各行各業轉型發展,提供更多普惠、便捷、智能的數字生活服務,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科技型企業的創新發展成果。
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
“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系。”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創新與改革的內在邏輯,強調“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作出進一步部署,要求優化重大科技創新組織機制,推動科技創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建制化、協同化。深化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是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打通提升創新整體效能堵點、卡點的關鍵一招,是不斷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的重要途徑。打造科技型企業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樹立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從各方面、全鏈條謀劃推進創新體制機制改革。
對信息通信業而言,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堅決破除束縛科技創新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才能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科技競爭優勢,積極培育產業創新生態,為行業營造高效規范、公平競爭、開放有序的市場環境,不斷增強行業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深入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是電信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至關重要的一環。只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上推動解決科技創新中的突出問題,才能實現科技創新各類要素與資源的有效配置,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整體效能。
近年來,中國電信圍繞打造科技型企業,從組織變革、機制優化、隊伍提升、開放合作等方面,持續推進全方位、系統性和深層次變革創新,持續激活企業創新主體內生動力。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和客戶資源優勢,設立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型子公司,推動戰略新興業務進入主流程,優化研發資源配置。深入實施“人才強企”工程,優化完善“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最大限度提升科技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成立數據要素產業聯盟,圍繞數據流通、數據治理和數據價值釋放等領域開展聯合攻關。發起成立全球云網寬帶產業協會,充分發揮其作為國際合作和“一帶一路”數字新基建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作用,與國際社會共同促進數字產業繁榮發展。
新征程上,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必須進一步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我們將堅持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積極謀劃推進科技創新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創新激勵保障制度;持續完善企業人才布局,加快培養造就一支高端引領、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加強科技型企業文化建設,著力形成崇尚科技、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聯合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上下游協同發力,共建研發平臺、共創產品應用、共享收益價值;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國際交流與創新。要堅持以創新創造的蓬勃活力,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為推動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科技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