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靠一根扁擔,肩挑手拎著四五十斤重的通信工具,用腳步丈量過近17萬公里的山路,默默守護著山區群眾的“滿格信號”,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安徽績溪分公司的智慧家庭工程師葉紅義,也是鄰里鄉親再熟悉不過的“葉師傅”。
葉紅義服務的用戶雖然只有700多戶,但分散在伏嶺鎮的逍遙、大障、永來、黃茅培四個村落,都位于徽杭古道的大山深處,最遠的相距15公里。那里都是山路,不通車,葉紅義平時只能靠步行,25年來,他走了將近17萬公里。
自2000年到績溪電信工作,25年時間,葉紅義見證了大山里的通信變遷。“剛上班那會兒,家庭有電話的并不多,總共不到20部,基本沒有人上網。到2006年,我們就開始有銅纜給大家提供寬帶服務了。到2009年,就在逍遙村的藍天凹山頂上,電信率先開通了3G基站,徽杭古道上從此有了手機信號。再后來是4G、5G,現在在徽杭古道上搞直播帶貨都沒問題!信號杠杠的!”葉紅義說。
這幾年,伏嶺鎮逍遙村已經走上了“數字鄉村”快車道。從語音通話到視頻通話,再到使用寬帶電視、天翼看家等智能產品,皖南深山里群眾的數字生活更加豐富。隨著數字鄉村的建設,伏嶺鎮已實現了電信網絡全覆蓋,網上購物對于這座深山里的群眾來說不再陌生,只需指尖輕輕一點,購物清單便可跨越崇山峻嶺飛往山外,重巒疊嶂的深山再也禁錮不住鄉親們的腳步,一張云端信息網讓山里的百姓可以隨時與外界交流。
在逍遙村的鄉道上,到處都安裝了視聯網攝像頭,全天候守護著群眾平安。當有人靠近河道和水塘等危險區域時,“平安鄉村”監控系統還能自動識別報警,并向工作人員發送信息。如遇突發情況,伏嶺鎮政府的智慧平臺還可以實時指揮調度。依靠信息科技助力,皖南深山里織起了一張“數字信息網”。
“我的工作就是維護好山里的光纜線路,檢修好每一處基站,服務好每一名群眾。這是我自己應盡的職責。”來自電信基層,長期服務于大山深處,葉紅義對推進鄉村振興深有感觸。怎樣利用互聯網賦能旅游經濟?山區農產品的網上銷售渠道能否再拓寬?這些都是葉紅義非常關注的,他也將繼續在這座深山里找尋答案。
“能為國家建言獻策、助力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讓我倍感自豪,同時如何繼續當好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也讓我感受到壓力,產生了更大的動力。”過去的一年,葉紅義在日常工作中肩負代表重任,深入基層走訪調研,了解當地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以便更好地建言獻策。
對于2025年全國兩會,葉紅義有很多期待:“我今年的建議依然是圍繞山區村民最關心的問題,圍繞科技賦能基層治理。今后,我將在本職崗位和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活動中擔當盡責,繼續當好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將《政府工作報告》的亮點,貼近老百姓的事,保障和改善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方面的會議精神帶給基層群眾,讓他們吃上‘定心丸’,感到‘心里有溫暖、生活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