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電信首個工商業儲能電站—邢臺6.688MWh儲能電站項目投入運行。為響應省公司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的戰略部署,中國電信邢臺分公司深度結合樞紐樓供電系統結構及自身需求大膽創新,通過高壓并網將儲能電站接入樞紐樓供電系統,開創性地實現了儲能技術與通信基礎設施的深度融合,通過削峰填谷實現節能降費,成功構建起新型用能模式,為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開辟了全新路徑。
一、創新零投資建設模式,實現降本增效立竿見影
面對現有成本控制壓力與節能降耗需求,邢臺分公司與設備廠家開展多輪技術洽談與方案研討,通過嚴謹的可行性分析與成本測算,最終確定儲能電站由中標廠家進行投資建設,建成投入運行后儲能電站一切維護事項均由中標廠家負責,實現成本零投資。經實際數據測算,儲能電站每釋放1千瓦時電能電信方可直接節省電費0.107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二、技術創新與精準攻堅雙輪驅動,構建智能供電體系
邢臺分公司在充分考慮樞紐樓供電系統穩定性以及變壓器容量冗余后,創新性提出高壓側并網技術方案—將儲能電站通過高壓側并網接入1#變壓器二次控制柜,并在下一級設置有并網接入柜,可隨時切斷儲能輸出,有力保障低壓側系統穩定性。系統配置的能量管理系統(EMS)能夠基于邢臺分公司樞紐樓實時負載動態調控儲能雙向逆變器(PCS)輸出功率,精準控制電流流向,實現“自發自用、余電不逆流”的高效運行狀態。儲能電站供電重要節點全部接入數字操作平臺,實時監測儲能運行工況并采用水噴淋加全氟乙酮的并行消防體系24小時保障儲能消防安全。
三、優化調度策略,釋放削峰填谷最大效能
儲能電站采取峰時充電谷時放電的節能策略,夏季一充一放,冬季兩充兩放。最大放電功率可達2500Kw,完全覆蓋樞紐樓通信設備、機房制冷、辦公用電等全場景負荷,全年預計節省電費17.4萬元。作為全省首個落地的通信領域儲能應用項目,其“零投資建設、智能化調度、全方位安全”的創新模式,不僅為邢臺分公司直接創造經濟效益,更形成了可復制的新能源創新應用經驗。
節能降費既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邢臺分公司儲能電站的實踐證明,只要敢破常規、善抓機遇,就能在降本增效中開辟新路徑、創造新價值。未來邢臺分公司將不斷開拓創新、扎實工作,推動節能降費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為中國電信高質量發展和“雙碳”目標實現貢獻更大的力量!
投入運行的儲能電站
儲能項目10kV主接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