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2年工作計劃》提出,打造“5G﹢工業互聯網”升級版,通過加快5G全連接工廠建設、培育推廣“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等,持續深化網絡體系強基。從2018年“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隨著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并加速落地,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正扎實穩妥推進。
新基建賦能生產制造體系
5G數字基礎設施賦能制造業發展。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是促進各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底座,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將有助于增強生產制造體系應對市場不確定性的能力。5G網絡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廣覆蓋等特性,緊密契合了工業連接設備種類繁多、數據處理實時性要求高、可能需要根據市場形勢變化頻繁調整生產線等需求,有利于推進企業生產制造體系智能化升級。
5G應用場景使能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是國際電信聯盟定義的三大5G應用場景。其中,低時延、高可靠和海量物聯場景對工業等實體經濟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提升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能力,能夠有效解決工業有線技術移動性差、組網不靈活等問題,突破現有工業無線技術在可靠性、傳輸能力等方面的局限,為大規模數據采集、遠程控制等工業生產提供堅實底座,為工業互聯網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構建互聯互通平臺以暢通數據流動。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經成為關鍵的生產要素,匯集生產制造體系中的數據,依托互聯互通平臺暢通市場與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數據流動,并將其轉化為數據資源,能夠為供應鏈與上下游信息協同提供有力支撐。
技術“組合拳”打開應用空間
當前,5G技術正在快速成熟。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42.5萬個,去年全年新建5G基站超過65萬個。目前,5G基站總量占全球的60%以上,5G網絡已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鎮鎮區。廣覆蓋的5G技術帶來了通信性能的提升,其與邊緣計算、AI、AR(增強現實)等一系列技術的交叉融合,將為全面創新應用場景提供寬廣舞臺。
以5G技術為引領,與其他數字技術的融合協同極大豐富了移動通信的應用場景,有利于拓展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業態,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新動能。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持續快速發展,“5G﹢機器視覺”正在走入企業車間,機器視覺可以簡單理解為用機器代替人眼完成測量、檢測和控制等工作。視覺機器人、攝像頭等搖身一變成為車間管理“人員”,依托大帶寬、低時延的5G網絡,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相關圖像的采集、傳輸、分析等任務,為檢測環節的效率提升提供了重要引擎。在零部件質檢方面,“5G﹢機器視覺”能夠針對缺陷位置不固定、有時與背景接近等檢驗難點,通過大量基礎數據自動學習相關特征并進行自動判斷標注,從而大幅提升產品質檢質量和效率。
此外,“5G﹢AR”為制造業遠程協助以及員工培訓等提供了重要途徑。高速率、低時延的5G網絡,使AR遠程協助從夢想照進現實,能夠避免因現場技術專家有限導致設備故障無法及時被修復的問題。“5G﹢AR”能夠幫助一線操作人員及時連線專家,通過遠程互動解決棘手的操作問題,一方面能夠及時解決設備問題從而降低企業損失,另一方面為企業節省了請專家來現場指導的差旅費用。
賦智工業裝備優化升級
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是加快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工業互聯網概念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在2012年提出,“工業互聯網就是把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如今,互聯網已經從人與人連接的時代快步走進萬物互聯時代,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持續深化融合,人、數據和機器設備的互聯也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面。
我國工業具有完整的產業鏈、多元的行業生態、廣闊的市場縱深,行業智能化突破和融合技術創新將有力推進工業裝備、工業自動化系統等智能化升級,促進企業在技術能力、標準掌控、產業實力等方面不斷進步,從而加速推進工業網絡產業鏈優化升級。此外,傳統產業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也將不斷拓展5G應用場景,發揮5G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
利用5G低時延、高可靠優勢,結合邊緣計算在降低網絡傳輸負擔、處理實時業務等方面的優勢,能夠實現人、機器、物料、環境遠程聯網并實時回傳現場高清圖像,使操控者遠程操作的靈敏度和可靠性得到保證,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參與危險性工作的人員,從而提高在礦山、化工等高風險、高污染行業的安全生產水平。
當前,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5G與工業互聯網加速融合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2年工作計劃》提出打造10個5G全連接工廠標桿、推動5G由生產外圍環節向內部環節拓展等具體目標,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將為傳統產業企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進程按下“快進鍵”,為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