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山西長治沁源縣突發森林火災,起火原因為雷擊火,由于當地植被以油松為主,樹下雜草叢生且氣候干燥,火勢迅速蔓延。災情發生后,各方救援力量迅速集結,2000余名救援人員、160余臺救援設備(滅火直升機、水車等)投入滅火戰斗。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中,中國電信山西公司迅速組織長治、太原分公司應急通信保障團隊,以專業技術和高效行動,為救災指揮部搭建起“信息生命線”。
星夜馳援 爭分奪秒架設“通信堡壘”
10日19時,太原分公司無線網絡維護中心接到省云網運營部緊急通知,要求支援沁源縣火災救援通信保障。應急通信保障辦公室迅速響應,抽調應急主管賈志超、姜震組成先鋒隊,攜帶衛星便攜站、大功率皮基站等關鍵設備驅車奔赴災區。經過4小時疾馳,隊伍于23時抵達沁源縣董家村現場。面對火場周邊通信中斷的緊急狀況,兩名隊員不顧疲憊,立即投入設備架設工作。僅用30分鐘便完成衛星便攜站的調試開通,成功恢復指揮部與外界聯絡,為救援決策提供了至關重要的通信支持。
轉戰火線 全天候守護救援“神經中樞”
11日8時,根據救災指揮部統一調度,保障團隊轉戰火情最前沿的太岳林場指揮部。在濃煙彌漫、環境復雜的一線,電信隊員毫不退縮,爭分奪秒架設設備、調試信號。他們24小時不間斷監測網絡狀態,動態優化基站參數,確保每一道救援指令精準傳達、每一條火場信息實時回傳,為科學調度滅火力量提供了堅實的通信支撐,以“零中斷”的標準持續護航救災指揮網絡,成為火場背后的“隱形守護者”。
科技賦能 筑牢應急通信“防火墻”
此次保障中,太原分公司充分發揮衛星通信快速部署、大功率基站廣覆蓋等技術優勢,有效克服山區地形限制,彰顯了應急通信體系的專業能力,全程保持通信暢通,為火災撲救指揮工作提供了穩定可靠的通信支持。未來,太原分公司將持續強化自然災害應急響應機制,通過常態化演練、裝備升級,確保在突發事件中“拉得出、聯得上、保得通”。